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、绿色低碳、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,成为各地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。我国具有良好的制氢基础与大规模的应用市场,氢能产业既有良好的产业前景,又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。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的青岛市氢能产业园,正凭借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,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远见,汇聚产业链各环节的力量,驱动氢能产业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。
青岛市氢能产业园是根据青岛市委、市政府工作部署建设的青岛市十大新兴产业园区之一,也是全市唯一的氢能产业专业园区。园区所在的泊里镇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西南部,黄海之滨、琅琊湾畔,总面积171平方公里,海岸线40公里,辖10个新村和10个社区,11.5万人,属全国重点镇、山东省综合竞争力十强镇、青岛市唯一全国百强镇。2023年在“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”中排名全国第52位、全省第一位。园区地理位置优越,距离胶东国际机场 130公里,距离青岛西站30公里,交通便利。
获批设立以来,园区加快推进规划建设、招商引资、运营管理等工作,先后招引落地了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、青岛氢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引领型项目和龙头链主企业,新签约满电未来等6个总投资23亿元的重点项目,横五路、纵二路、氢能大厦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建设,园区和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。
其中,总投资30亿元的青岛美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项目已于2023年11月竣工投产,当年生产氢能源整车1000余台。
本年度新签约的6个项目涵盖了氢能领域关键环节,既有产业链上游端碱性电解槽、储能电池双极板等关键零部件及设备制造,也有消费端氢能源单车的制造应用,还有为产业发展配套服务的产业基金、氢能检验检测中心等,互为依托、聚势而上、启新突破,具有应用场景丰富、发展前景广阔的特点。
满电未来氢能产业项目将进行氢能源单车、锂电单车、氢燃料电池生产线以及企业总部、数据中心、研发中心及展示中心等的建设及当地运营车辆投放。项目投产后,第一年氢能单车产量达2000辆以上。该项目将对区域经济社会与氢能产业发展发挥强带动作用,投放氢燃料电池共享单车更是全市乃至全省先行试点。
青岛泊里华德诚志氢动能投资基金将充分发挥投资杠杆作用,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多维度资金支持,加快项目落地投产;吸引优质项目落户,强化项目投资支撑。
招商银行“基金+产业+园区”创新金融服务项目,发挥基金撬动作用助力园区招商引资。充分利用依托金融机构及系统内资源,通过总行路演+平台、行内招商引资平台助力园区招商引资。
氢能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将建设拥有100套检验检测设备的测试平台,计划打造国内首个具备CMA、CNAS资质的电解槽第三方氢能检验检测中心。
碱性电解槽项目由清耀(上海)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总投资2.3亿元,拟占地15亩。一期建设SAK1600系列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线一条、微型智能供氢舱系列产品组装线一条及生产电解水制氢附属设备,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。
宝碳双极板项目一期将建设氢燃料电池、PEM电解槽及液流储能电池双极板生产线3条,年产能达到100万片。项目建成后将与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形成产业配套,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园产业布局。
优质的发展平台是吸引项目入驻、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。因此,园区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,更注重软实力的提升。
在国有企业青岛泊里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基础上,进一步拓展新能源业务版图,设立园区运营、基金管理、新能源公司三大子公司,有序开展氢能产业招商引资、运营管理、企业服务、金融服务、配套建设、氢能综合业务等重点工作,与清华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山大达能低碳绿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,园区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。
园区基金赋能,已设立一期规模2亿元的氢能产业发展基金,引入金融机构,创新实施“基金+产业+园区”金融服务模式,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,助力项目快速成长和发展。
在招商引资的同时,园区还加强项目招引与规划建设的紧密衔接,新建道路管网、标准化厂房等设施配套,配套建设与项目洽谈同步化,标准化厂房建成后将实现项目“拎包入驻”,提高项目落地投产效能。
为加快氢能产业园建设,助力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,青岛市于2023年10月印发了《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》。政策共10条,从区域发展、用地保障、科技创新、产业协同、人才引育、招商引资等多方面支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。市级财政为连续3年每年出资1亿元用于支持园区重大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平台、科创孵化器等重点项目建设。
随着氢能产业园区的不断建设和项目的持续落地,青岛市氢能产业正逐步构建起新的发展格局。园区通过产业集群化、专业化的发展模式,不仅吸引了更多优质氢能产业项目的入驻,还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。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将以“做大做强氢能产业链”为总体发展思路,完善氢能产业发展体系,形成从产业孵化、产业完备、产业发展到产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闭环,打造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。
转载自 青岛市氢能发展促进联盟